有效的方法从哪里来-销售与市场杂志封面、内容精彩试读
    与营销高手和营销新手交流,你会发现,这两类人群的兴趣点有较大差别:前者更关注环境的变化,更关注营销的方法论;而后者更关注具体的问题,更渴求操作的方法。 有人认为,这是由于两者所在高度不同。其实,更准确地说,这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。事实上,一个人并不是因为进入高层才产生高层的思维方式,而是因为有了高层的思维方式才有可能进入高层。 营销新手往往持有这样两种态度:一是别给我讲大道理,告诉我怎么干就行了;二是不管怎么干,我要的是结果。恰恰是这样的态度,使得他们在工作当中总是缺方法。 到了新的环境,遇到新的问题,有的人即使已经工作了很多年仍然是束手无策,有的人只需要短短的时间就可以给别人提供指导,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? 营销工作要求经验,但经验的多少,与工作时间的长短并没有绝对关系。做一道题,变换已知条件举一反三,就能解通一类问题;采用一种方法,能够及时总结改进,就会衍生出更多方法。 德鲁克的名著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》是一部杰出的著作,杰出之处就在于:以往我们只是讲创新的结果,而德鲁克关注的是“创新的源泉和流程”;以往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得到一个创新,而德鲁克关心的是怎样建立“创新的流水线”,让创新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。所以,德鲁克找到了“创新的七个源泉”。 卓有成效的方法从哪里来?一是别人教给你,就像“讨饭”一样,这碗饭吃完了,下次还得去讨;二是靠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结局是少数人能过去,多数人掉到河里;三是建立一套方法论,做一件事,悟透一个道理,于是有效的方法源源不绝。 所以,“大道理”不一定能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,但不懂“大道理”就不能解决一系列的问题。“大道理”可以指给你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,而如果路已经走错了,有效的方法永远也找不到。 营销高手的方法,并不是只靠经验积累来的,而是从他们掌握的方法论得来的。什么是方法论?就是成功与失败背后的道理,就是营销的规律。做一件事,悟透一个道理,做事的思考模式,应该是从单个的方法提升出方法论,进而可以从方法论衍生出许多方法。有了方法论,方法就可以像流水线一样被源源不断“生产”出来。那些总是缺方法的人,缺的其实不是方法,而是方法论。 缺少方法的局限,其实是思维方式的局限。有些营销人从业多年,专业水准和职业发展并不见长进,正是因为他们不懂“大道理”。“大道理”不一定是理论,也不一定高深,但“大道理”一定是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逻辑。“讲道理”就是“讲逻辑”,解决问题必须符合内在的逻辑。 没有方法论,每个不同的问题都是新问题;有了方法论,多数问题都是相似的、可以归类的、可以找到解决方法的问题。 不讲“大道理”,不懂方法论,就无法脱离总是缺方法的苦海。
封面及文章版权归杂志社所有-想了解更多的杂志内容请订阅本杂志!

显示客服